【办学特色】聚焦特教守正创新 立德树人广育英才——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办学特色展示

作者:刘宗泉   发布时间:2024-04-30   来源:特殊教育学院    审核人:刘宗泉    阅读:

长期办学厚积淀 与时俱进谋发展

四川省内办学“四最”。乐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特殊教育办学始于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0-1994周期合作项目,是目前四川省内特殊教育办学历史最久、专业设置最全、办学规模最大、教学科研平台最多的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立足四川,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强化并形成了“仁爱立德、融合立行”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与时俱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10年以来,学校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至二十大关于“关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战略决策的精神实质,紧扣国家第一期、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战略部署,贯彻四川省各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提升实施方案的规定,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残联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推动学校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8月,学校特殊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获“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肯定了近年来学校特殊教育办学取得的一定成绩。

 

 

师资硬件齐建设 办学条件大改善

外引内培强师资,办学质量有保障。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库专家2人,四川省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大使2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双百”导师团专家1人,四川省中小学、职业院校教师省级培训专家1人,学前智力残疾儿童融合教育国家级规范化培训省级师资6人。有乐山师范学院师德标兵1人、师德先进个人1人、最美青年教师2人。师资力量已能较好满足学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需求。

 

 

争取多方经费支持,硬件设施满足办学需求。学校在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残联等5000万元经费支持,建设了共计21219.12平方米的4栋特殊教育大楼;后续获得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国残联福彩基金200万元、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截至目前连续3年中国残联福彩基金共784万元的经费支持,在特教大楼A栋、D栋建设了四川省特殊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计建筑面积4506.34平方米,有实验室67间、智慧教室2间、智慧黑板多媒体教室28间,有各类仪器设备、软件等固定、无形资产计1326台(件、套)共1273.86万元;为每一位特殊教育专任教师设立了工位,配备了专门的办公桌、电脑、打印机等的教学、科研、办公设备。硬件设施能较好满足学校特殊教育办学需求。

 


 

党建引领促发展 立德树人办特教

学院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办特教,将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和学院事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领导管理运行机制顺畅高效。学院全面落实党政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安排,坚持并完善“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议事决策机制,坚决贯彻执行在学院办学定位、发展规划、教学科研等顶层设计重大事项和事关学院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上,由学院党委会会议前置议定的规定,党的领导贯穿到了学院办学治院全方位、全过程、各方面。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学院先后获批建设的四川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1个四川省高校党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学校党建“样板支部”、1个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学校党建工作品牌、3个学校党建优秀支部工作法等全部验收通过,做到了党委工作“五个到位”、党支部工作“七个有力”。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所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充分,2023年先后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聚焦“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学院先后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示范教学团队1个、示范课程1门,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2名教师获学校“课程思政”年度影响力人物、3名教师获提名奖;立项省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校级3项,目前学院“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课程与思政互融,教书与育人互促”的人才培养格局基本形成。2023年,学院获四川省高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


 

事业平台夯基础 特殊教育显极势

学校特殊教育事业经30余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建有“一室、六基地、十中心、四单位、四专业、一机构”的“一六十四四一”事业发展平台。

 室: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六基地: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四川省特殊教育人才培训基地

四川省残联系统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智力类)省级规范化培训基地

中国乐山师范学院-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特殊教育合作基地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十中心: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四川省特殊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乐山师范学院-捷克帕拉茨基大学联合残障支持中心

乐山师范学院康复医学研究与应用中心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康复中心

乐山师范学院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究中心

乐山师范学院残疾人教育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乐山师范学院“嘉州阳光”青年志愿助残中心

 

 

四单位:四川省首批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单位

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单位

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建设单位

四川省“手势语传译”专项职业技能考核单位

 

 

四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

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

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一机构:乐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定点康复机构

 

 

这些事业发展平台,在夯实办学基础的同时,体现了学校特殊教育在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办学优势和办学影响力。

教研学三手抓 内涵建设提质量

聚焦“三用三融三促”一体化,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特殊教育师资。

一是用准行业需求,融入人培方案,促进“特教+”师资培养。学院针对行业及用人单位需求,开展多维度调研,发现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存在类型单一、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跨学科能力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特殊儿童存在的多元化、个性化教育与精准康复的现实需求,然后据此修订人培方案,确立“普特融合、多能一专”的高素质复合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融入人培方案,探索形成“特教+学科”“特教+普教”“特教+康复”的“三师”培养体系。

 

 

二是用活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对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加强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在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开设“1+10”融合教育课程,培养随班就读学科教师。在教育康复学专业设置言语语言矫治、艺术治疗、动作康复等康复技能课程,培养教育康复教师。在特殊教育专业增设“资源教室建设”“融合学校中的积极行为支持”等课程,培养资源教师。着力打造走向社会的“大课堂”,以残联定点康复机构标准开展服务,构建“课程学习+小组实践+社会服务”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课程学习+小组研修+志愿服务”融合教育研习体系,提升学生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能力、巡回指导支持能力。

 

 

三是用好平台资源,融入实践实训,促进师范生核心技能提升。整合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与校地校校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整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资源,促进学生学习、使用、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整合四川省特殊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托特殊教育语言智能省哲社重点实验室资源,发挥科研育人优势,提升学生在智慧教辅具开发和语言智能康复训练方面的技能;依托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研促教,提升学生创新发展能力。利用“嘉州阳光”青年志愿助残中心、“庆瑶阳光工作室”“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市级科普基地等平台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学生社会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发挥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等平台功能,以职后培训反哺职前培养,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教研科研提质增效,促进学科内涵发展。近三年来,学院聚焦教研科研工作,着力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先后立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一流本科课程4门,立项校级示范课程2门、教材建设5项,出版教材2本,立项校级教改重点和一般项目8项,获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1项;立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级项目1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4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市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研究、育人良性互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格局基本形成。

 




 

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学生成长发展成才好。近三年来,学院学生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5项;2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学生在全国残疾人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儿童康复教育职业技能大赛、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省大学生艺术节展演、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省级“点亮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省级“互联网+”大赛中获奖30余项,每年开展志愿助残服务特殊需要儿童100余人,形成三大志愿服务品牌并获团中央金奖和全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奖励;培养的特殊教育人才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肯定,育人成效被《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教育导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各种培训尽承接 社会服务显担当

自2015年学院独立设置以来,先后承担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国培计划山西省特殊教育校长培训项目、国培计划山西省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中国残联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项目、四川省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四川省培训项目、全国各省市(州)委托培训项目、国(境)外合作培训项目、国家通用手语培训测试项目等30余项,已培训在职特殊教育教师、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人员4700余人,勇担社会服务职责,广受好评。

 



 

国际交流未间断 全球视野更开阔

2015年以来,学院以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波兰西里西亚大学、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美国杜肯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等高校开展互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开展博士后研究、互派教师访问学者、互派教师短期学习交流和实践锻炼、互派学生实施“交换生”培养,开展线上线下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研讨、学生工作坊等活动,持续拓宽学院师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基于师生个体发展、团队合作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图63-图84)

 








 

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办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特教师资、康复人才和残疾人职业人才,助力学校“1329”发展战略,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管理员登录      特殊教育学院

学校地址: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办公地址:特教大楼A幢四楼

联系电话:0833-2277951  邮编:61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