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魏艺文 图/韩朝阳、黄镜霖等) 11月4日-5日,2023年四川省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县级骨干校长专项培训班开展了“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支持模式在培智教育中的应用”三个主题的专题学习与研讨交流。
11月4日上午,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段玄峰在乐山大酒店7楼会议室为校长们主讲了题为《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题讲座。段玄峰从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现状、相关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解读了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框架与权利保障规定,强调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省内职业教育的形态、案例、数据等,分析了当前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困境,提出了今后职业教育发展计划、方法和思路的建议。在讲座研讨环节,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双亭从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成果、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分享了该校中等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内江市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沈泽花从专业开设、职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未来设计思路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交流,同时建议全省特殊教育学校相互学习与帮助,共同开拓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天地。
11月4日下午,本次培训的第二次主题研讨会分10个小组举行,各小组主要围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实施现状、存在困难、发展对策和意见建议”等进行深入讨论。阆中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廖军分享了该校特色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和学生就业等情况,建议统一开发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付勇从生源残疾状况、家校合作促就业、师资培养多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分享;眉山市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唐凤梅介绍了因师资匮乏,实施家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的“双赢”做法,以及为听障生与培智生量身定制差异化职业发展规划的经验,提出了政府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解决师资数量短缺、专业技能匮乏、与社会接轨的实训基地少等问题的建议;宜宾市叙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谢礼平就该校的生源情况、软硬件设施、师资人才情况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享,倡导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各小组广泛深入又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基础特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具备的优势与所面临的困境,促进了校长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11月5日,北京联合大学刘全礼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许家成教授在乐山大酒店7楼会议室,先后为校长们讲授了《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和《支持模式在培智教育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刘全礼介绍了精细化管理的定义与理解,并结合自身经历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了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精细化问题,进而对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精细化”进行了详细讲解;他分析了“管理”的基本内涵,就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等如何在特殊教育学校贯彻落实进行了分析,强调应以教育管理为主,以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重;他由“学校”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提出要在发展学校内涵过程中要注重学校多方面“内涵美”的提升,要在管理程序的过程中遵循应有的严密的逻辑体系。许家成从残障概念及演变,智力障碍的理念与演变,教康模式到支持模式三个维度分享了IDD支持模式在培智教育中的运用。他通过演示残障概念的演变过程,指出社会对残障人群的包容与接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残障是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合成;他结合不同分类智力障碍人群的需要,就不同的支持方式和支持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系统介绍了教康模式到支持模式的发展,提出了8个智力残疾人支持服务方案;他强调,只有“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实践改变”的支持模式发挥应有的作用,智力发展性障碍者才会拥有常态人生。
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深化了校长们对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职能、精细化学校管理、支持模式在教育中应用等的理解,为他们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寻求多方支持,促进学校优质发展,并最终实现全省基础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夯实了基础。(审核人:段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