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特教学院举行“科研启航”学术沙龙—杜学元教授畅谈我的科研历程与成长叙事专题讲座

    作者:杨玉翠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10:17   来源:特殊教育学院、康复学院    审核人:张 杨    阅读:

    本网讯(文/图 杨玉翠)2025年10月17日上午,特殊教育学院、康复学院“科研启航”学术沙龙在热烈的期盼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特邀四川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杜学元教授作《学者科研历程与成长叙事》专题讲座,旨在为师生赋能科研、点燃学术理想。讲座由特教学院副院长张杨主持。

    杜学元围绕“学术人生”这一主题,从学术的本质、核心、底色与价值四个维度展开阐述。他指出,学术人生并非枯燥的知识堆砌,而是以真理为灯塔、坚守为舟楫的漫长探索,兼具艰辛与丰盈。他强调,学术的核心在于对“真”的执着追寻,贯穿始终的是对“为什么”的好奇与对“是什么”的求证。学术的底色则是“坐冷板凳”的坚守与“耐住寂寞”的定力。杜学元引用张礼教授的比喻“做学术如挖井,选定方向需坚持至挖出泉水”,生动阐释了学术研究“慢”的特质与长期积累的重要性。




       在谈及学术人生的特点时,杜学元指出,其具有精神性、自由性、国际性与相对稳定性四大特征。学术人生的锻造离不开持续的研究实践。他鼓励青年学子提前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树立志向、涵养道德、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掌握方法,并强调“从长远谋划,从当下着力”。他建议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制定阶段性规划,如三年、五年乃至数十年目标,同时脚踏实地、坦然面对挫折,以持续进步求得真正的学术成长。


      

      讲座尾声,杜学元结合自身求学、工作与科研的亲身经历,勉励在场青年学子与研究生:个人知识、能力、道德与情感的全面提升,都离不开科研实践的淬炼。他强调,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这一切正源于严格的科研训练。为此,他倡导大家发扬“五自精神”——自讨苦吃、自寻烦恼、自我思考、自甘寂寞、自我欣赏,并智慧地处理好科研与人生中“舍与得”的关系。



    讲座在浓厚的研究氛围与热烈的互动中圆满结束。张杨对杜学元的倾情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未来能继续携手,共同谱写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特殊教育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办公地址:特教大楼A幢四楼

联系电话:0833-2277951  邮编:614004